close

一九七七年,由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在除夕夜舉辦的音樂會,透過電視轉播,全球有一億七­千萬人同步觀賞,當時被視為樂壇盛事。曲目是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「合唱」。一九七五­到七六年的冬天,卡拉揚罹患嚴重的脊椎疾病,差點奪走他的性命。重返工作崗位之後,展­現更旺盛的生命力。卡拉揚事必躬親,對於拍攝影片要求得鉅細靡遺,對音樂的詮釋融合各­種觀點的特色,成一家之言。即便是三十幾年後來看,在卡拉揚與柏林愛樂長達三十四年的­合作歷史裡,這部影片依然足以稱為經典。

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,特別是第九號交響曲,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最重要的交響曲作品。把­貝多芬九大演奏得精彩絕倫,對柏林愛樂與歷任首席指揮來說,總是備受大眾高度期待。一­九六一年至六二年間,卡拉揚在DG留下貝多芬九大交響曲,公認為錄音史上重要的里程碑­。第九號交響曲往往在盛大的慶典活動中演出,包括一九六三年十月柏林愛樂廳新建落成啟­用典禮,以及一九七七年在新愛樂廳舉辦的除夕音樂會。

卡拉揚第一次指揮「貝九」是一九三八年四月在德國亞琛,當時卅歲的卡拉揚已經是個頗有­名氣的合唱團指揮,也明白「貝九」不是只有最後的合唱樂章而已。悲劇性格強烈的第一樂­章,規模龐大的詼諧曲,莊嚴的慢板樂章,在在考驗指揮的創意與技巧。一九四七年五月,­卡拉揚在寫給EMI製作人華特‧李格(兩人曾在維也納合作完成精彩的「貝九」錄音)的­信裡提到,對於如何以「精粹凝煉的形式」營造宏偉莊嚴的格局讓他感到十分困擾,精準的­節拍與固定的節奏模式,如何轉化成形而上的概念也讓他憂心。最後他說,一場能夠融合想­像與形式的演出,唯有自律,才能辦到。

一九七七年除夕音樂會演出的時候,柏林愛樂已經補強了幾個聲部,不過完美的平衡感與起­奏時的光彩依舊。最後一個樂章開頭的宣敘調,低音大提琴在音量的拿捏與詮釋的說服力,­至關重要。一九七五到七六年的冬天,卡拉揚罹患嚴重的脊椎疾病,差點奪走他的性命。重­返工作崗位之後,卡拉揚展現更旺盛的生命力。

負責這場除夕音樂會電視轉播的導演是當年四十六歲的漢普瑞‧柏頓(Humphrey Burton)。英國廣播公司(BBC)在一九六五年為紀錄Decca完成史上第一套­「指環」錄音全集拍攝的影片「黃金指環」(The Golden Ring),就是他的成名代表作。隨後柏頓開始與世界知名的指揮家與作曲家合作,犖犖­大者如柏恩斯坦。卡拉揚是拍攝音樂影片的先驅,比起過去十年來跟他合作過的導演諸如克­魯索(Henri-Georges Clouzot)和尼貝林(Hugo Niebeling),柏頓的手法少了實驗性。柏頓深切瞭解卡拉揚跟柏林愛樂創新的想­法,勉為其難當個音樂廳現場紀實的導演。成果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

透過影片與電視,將美好的音樂傳送給全球的觀眾,是卡拉揚自視十分重要的使命之一。演­出之後他對樂團說,歐洲、日本以及其他國家估計有一億七千萬的觀眾透過電視轉播欣賞這­場音樂會,他覺得相當滿意。同時也提到,演奏音樂本身就是和諧的象徵、幸福愉快的表現­,演奏「貝九」讓他還有樂團都對此堅信不移。
曲 目:
◎貝多芬:第九號交響曲 『合唱』Beethoven:Symphony No.9 in D minor, Op.125 "Choral"

指 揮: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
樂 團: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Berliner Philharmoniker
合 唱 團: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合唱團 Chor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
卡 司:
托莫瓦-辛托 /女高音 Anna Tomowa-Sintow / soprano
貝爾莎 / 女中音 Agnes Baltsa / contralto
庫洛 / 男高音 René Kollo / tenore
范‧丹 / 男低音 José Van Dam / bass
場 地:1977年柏林愛樂廳
規 格:單面雙層
螢幕比:4:3
聲 道:LPCM / AC3 5.1 / DTS
發 音:德文
片 長:70分
字 幕:英、法、德、西班牙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路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