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綜上所述,可以印證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所說的一句話:「一首完美的詩,應該是感情找到了思想,思想又找到文字...,始於喜悅,終於智慧。」當然,詩的觸發有時是「自然的」,有時是「不自然的」。比如說看見一件靜物、一場風景、一齣戲、一句話,或者經歷一段感情、一回事件...等,而當場深受感動或「自覺頗有收穫」,整個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感覺活動。然而有時為了應邀寫稿,或逼使自己向過往生活經驗中尋求寫作題材,或者在思考他事時,偶然引發一種想法等,此時反而是心理慾望逼使自己向過去的感覺活動集中,從中汲取可用者。感覺活動這時乃處在一種備用或被動狀態。不論何者,一旦心裡企圖創作,則所有可用的感覺活動都將被存檔起來(已與現場的感覺活動脫離)。由於表現的需要,若心理活動大張旗鼓,則可將該項感覺逐漸加深加廣(感情找到思想,或思想找到感情),同時也不斷將之叫進叫出(與文字相互比較),直到創作人獲得滿足為上。

詩創作的過程或許可勉強分為如下步驟:

(1)動機或欲望:自然的或不自然的。

(2)形象選擇:過去印象或形象的再現,並列出更多相似的印象或形象以供備用。並將印象均以具體的形象呈現。

(3)語言選擇:以語言試探性描述上述形象。

(4)語言與形象不斷交換思考:形象可能開始變形,想像力與理解力交互苦思,不斷重塑修改先前表現出的形象(雛形)

(5)理解力作最後判斷。即「自我評斷」。

為說明方便,茲舉筆者所寫三句「廣告詩」為例。其動機乃因耕莘青年寫作會舉辦一系列「知性之旅」的活動,以文藝青年參觀古蹟為主。由於授命只能簡短三句,使活動稍富文學及古蹟氣氛。於是不得不從曾走過台灣古蹟的印象中去尋求「感覺」(不自然的),又不宜寫某時某地,必須是普遍性的,於是東想西想,只能出現些「歲月」、「木石」、「風雨」、「青瓦」、「古廟」、「痕跡」、「蒼老」...等與古蹟相關的詞彙和模糊印象。後來開車經過士林,看到「冷凍食品」的招牌,才想到「歲月可以冷凍什麼?」,再經一番比較,認為木石比較可以冷凍什麼,於是想出一句「木石冷凝了風痕和雨痕」來代表古蹟的滄桑,然後再想「歲月解放了花苞嗎?」,但沒有太大意義,後來曾經以下的轉折:

(1) 歲月解放了蘆語

       木石冷凝了觸痕

(2) 歲月無心,年年解放花語

       木石有情,日日冷凝風痕

(3) 歲月無心,年舞拭解花語

       木石有情,日日挽留風痕

(4) 歲月無心,年年拭解花語

       木石有情,日日挽留風痕

       年輕的身影,蒼老的古蹟

從看到「冷凍食品」開始,一面開車一面想,想到第(4)時,不到半小時,本來還有點得意,但總覺得第三句不妥,卻又不知如何改動。後來的半天便纏繞在第三句上,雖然前二句太古典,第三句要白話些來救。前後改過「年輕的身影,蒼老的城門」(乃至改成「北門」)、古蹟蒼老,年輕的身影走過」,後來慢慢認清「古蹟」「年輕」固是一對比,但「動感」不足,使此第三句即使有「走過」二字仍顯無力,毫無形象可出現,於是便朝「使形象出現」的方向想,末了終得下列三句:歲月無心,年年拭解花語 木石有情,日日挽留風痕 青瓦蒼老,拾階上來的身影正年輕...

在「自我評斷」時,則認為第一句比二三兩句弱,「挽留」二字比「拭解」的意義和形象都強;而雖然此二句太雅了些,但因有第三句白話救它一下,做為「廣告詩」倒也無妨。第三句在心中產生的形象,當初是以眼光在青瓦上往下看,有「年輕」仍覺無力,於是試著倒裝,終於自覺略有「喜悅」之感。也可以說,這三句詩末寫之時,感覺活動很弱,但心理的動機很強(其實是被迫的),於是驅使語言去尋找模糊不清的感覺,慢慢將感覺凝聚、添加、修改、等待「雛形」出現時(比如前述(1)的兩句) ,再予以重塑,直到自我滿意為止,此時可以說感覺、心理、表現等活動是一再往復糾纏、妥協,最後才獲得澄清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路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